据本地论坛的网友爆料,近几天的暴雨,已经导致山洪暴发了。微信君记得前段时间各地都在抱怨水库干涸成农田,如今又换了一个画风要泄洪,只能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无穷。

(图片来自西子论坛)
微信君不得不想起2014年那几场声势浩大的雨,十天之内把淡水城淹了三次,简直是不堪回首↓↓↓

(水面上涨三倍,变成孤岛的棕榈岛)

(市政府附近被淹没的街道和车辆)

(著名的淡水草洋“洪泽湖”景区)
因此我们在今年的雨季,应该做好防雨防洪的准备工作,当然还要提防紧近年来频发的被困车厢淹没的悲剧。认识好以下几点,你可以更加安全!

车门是最佳逃生通道
手动式的车窗的确不受浸水影响,可摇下车窗逃生。电动车窗则受浸水深度的影响,可能出现失灵。而大部分车除了车门中控锁外,每个车门都有独立的保险扣,这是个机械装置也不受浸水影响,车上各个位置的乘员都可自主打开这个锁扣,因此选择车门逃生是最佳渠道。第一时间打开中控车门锁非常必要。
逃生锤不是万能的
网上热卖的逃生锤并非万能,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用。因为在狭小的车厢内击破车窗钢化玻璃的难度极大,还会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。
如果使用逃生锤,车内水位已经高过车窗,车内外水压差变小,此时用逃生锤击打车辆侧车窗的边角处,易于击碎玻璃。击碎玻璃后记得用逃生锤将碎玻璃周边都刮一圈,以免逃生时被玻璃尖角扎伤。
切记,击打车前挡玻璃绝非最佳选择,因为前挡是中间夹胶的双层玻璃,击碎难度非常大。
寻找浮生物
对于那些不会游泳的车主来说,当车体落水后,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,车主应选取最省体力的“水母漂”式,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,四肢自然下垂,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。假设是穿着长袖衣,可在水面吸气后低头将气由上衣衣襟吹入衣内,双手抓紧衣襟,防止空气外泄,可在衣服肩背部形成气囊。
挡风玻璃难敲破 逃生首选敲侧窗
在车辆落水的情况下,究竟是从侧门逃生,还是从天窗逃生,还是从后备厢逃生,哪里是第一选择?多位汽车工程人员昨天均表示,从侧门逃生是第一选择。
如果车辆坠入湖中或深水中。首先应解开安全带,打开车门。因为采用侧门逃生是最安全快捷的方式,汽车落水后,不会瞬间沉到水底。如果车门已经打不开,则应用安全锤敲打玻璃的边缘和四角,尤其是玻璃上方边缘最中间的地方,一旦玻璃有了裂痕,就很容易将整块玻璃砸碎。在窗户破碎时,碎玻璃会连水冲入车内,要注意避免划伤。因侧车窗比前后挡风玻璃厚度小,所以要敲破玻璃时首选是敲打侧窗玻璃逃生。
行驶中遇积水 应先弄清水深再通过
车窗加压实验显示,在汽车沉入水中时,无论是电动车窗还是手动车窗,只要车内还有空隙,就无法打开。当然,如果没有及时开窗,也可以通过一些专用工具,比如用破窗锤来击碎车窗玻璃,让水尽快进入车内,增加逃生机会。但经测试,猛踢、手握钥匙、用手机砸等其他方式无法打破玻璃。
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,车门两侧压力相等时,才有可能打开门。如果不打开车窗,水流进车内的速度较慢,车内的人会很容易溺水。如果车辆在沉没的过程中能快速打开(破)车窗,就可以让水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车内,达到车内外压力平衡的状态也是最快的,车内人员更容易逃生。 |